新闻中心

新冠疫情对母婴行业影响有多大?权威参考数据在这里!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前两个月的中国经济数据。

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消费、投资、出口等指标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但国民经济经受住了冲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反映投资、消费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全部创下了两位数以上的降幅。

消费方面,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增速同比下降20.5%。            

                           

投资方面,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增速同比下降24.5%。

同时,数据显示,在消费领域,必需品消费和网上消费出现了明显的“逆势增长”态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中西药品类商品分别增长9.7%、3.1%和0.2%,成为15类商品中出现增长的3类商品。

此外,数据还显示,1-2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3712亿元,同比下降3.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增长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0个百分点。

疫情对中小微企业造成巨大冲击

相比于大型企业,此次新冠疫情对于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微企业带来极大的冲击。调研结果显示85%的中小企业现金只能维持3个月以内,接近30%收入将下降50%以上。这其中就有母婴零售门店以及小规模的经销商代理商。

疫情带来潜在机会,在线教育大幅增长

疫情防控期间大量线下活动转至线上,尤其对于处于商业发展初期的在线教育、远程办公SaaS、生鲜电商和互联网医疗这四个行业,用户渗透率或将得到系统性提高,行业发生结构性利好变化,可投资性也相应增加。

疫情期间虽然母婴线下零售收到冲击很大,但是与母婴行业紧密相关的在线教育和互联网医疗却迎来了大幅增长,提早触达甚至打破行业规模的天花板。

一方面,获客成本降低以及被拉长的寒假等外部条件为在线教育玩家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另一方面,多数线下教育机构“被线上”,在疫情防控期间尝试通过第三方工具或者自主开发系统进行直播教学,加速培养了用户习惯。

此外,在生源多、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紧缺、长期以本地中小教育机构为主的中低线城市,在线教培市场发展潜力强,借助此次全员上线的机会,在线教育玩家能以较低成本进入该市场。

趁此次疫情“东风”,大量用户基于知识获取、疫情焦虑或日常问诊等需求深度体验了互联网医疗,部分或能在长期转化为稳定的线上需求,进而倒逼医疗的数字化与在线化,为行业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

增强抗风险能力,母婴企业需要多样化

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母婴企业还将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企业的多样化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企业进化的前提,培植企业多样性可能会导致短期效率的降低,但它对企业的强健和长远发展必不可少。

1增值服务多样化

零售专家厉玲老师曾经说“好的零售企业是为自己的目标消费者组织好他们所需要的商品,以他们能接受的价格卖给他,这就是好的零售企业的共性。”母婴零售门店乃至上游服务商必须能够围绕育儿家庭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从服务宝宝转向服务家庭,从满足宝宝衣食住行转向满足家庭幸福生活,建立一个核心、多元服务的零售体系。

2服务方式多样化

在此次疫情中,线下零售系统面临崩溃风险,但一些提早进行创新尝试、布局线上触点的企业则显示出较高的强韧性。疫情平稳之后,顾客可以出门了,选择购物的渠道也会越来越多,从消费者角度看,宝妈无论是多么的线上购物狂,还是会在线下母婴店购买商品,门店要积极打造“线上+线下”多元化服务渠道,要让顾客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计划性采购或者即时性购买,保持顾客与我们企业之间的粘度。

3企业内部多样化

要促进母婴企业多样性,还要从企业布局上做起,包括业务布局、渠道探索、允许适当的冗余机构和鼓励员工创新甚至犯错,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是雇用不同个性、教育水平、背景和工作风格的员工。

圣旦集团以平台化战略思维深入母婴行业,在不断的创新与探索中形成了一站式服平台,为母婴行业上下游企业和终端门店提供科技服务、商品服务、贸易服务、信息服务、仓储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知识服务、医疗服务、代运营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母婴企业升级增动力、添助力。

本文数据统计来源:中国基金报、艾瑞咨询